职教本科化要坚守职教本色

最后更新 : 2021.05.11

明确职教本科化改革的目的。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,其重点是职业能力的培养,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。当前,我国已进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新阶段,消费拉动、效率提高、技术进步、人才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亟需与之匹配的“脑力密集型”高技术技能人才、工匠型人才,职教本科化改革由此而生。职教本科化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学历,其重心还应放在“职业”和“技能”上。片面追求本科学历,非但不能解决人才队伍质量和结构问题,还会丢失已有的职教阵地。

职教本科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守旧变新。职教本科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能贪大求全或一窝蜂地上,需要职业院校在现有专业发展基础上,坚持职教的职业性、实践性、开放性,抓住院校的龙头专业,通盘考虑产业链、创新链和价值链的变革趋势,通过多种形式、多种载体、多种层次的产教深度融合,优化专业结构,凝练专业特色,寻求专业突破口,最终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品牌,从而以点带面地推动院校职教整体水平的提升。

课程设置要为培养“职业能力”服务。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高学历,而是过硬的专业技能。职教本科化必须坚持就业导向,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布局,融入区域支柱、战略性新兴产业,突出“高层次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;要主动了解行业与产业发展形势及规律,熟悉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特征,主动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高端高新产业市场需求,突出企业直接参与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,有的放矢地设计本科课程,提升院校服务地方和产业能力。

师资队伍要体现职教特色。职教本科化,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引育并举的方式。一方面,通过完善人才保障政策、提高人才待遇,稳定现有教师队伍,安排全体教师分期分批接受教育和培训,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,建立新教师“师范教育+企业实践”入职培训制度,着力提升现有教师队伍能力水平,着力体现教师队伍“双师型”特点。另一方面,要深化以人才引进和流动为主要内容的职教人事制度改革,敢于打破常规,邀请、吸引有一定声誉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育机构、科研院所、高新企业中的高技能人才、管理人才,甚至一线优秀工人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,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。

要探索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。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德技并修,是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属性,职教本科化须继续坚持这一属性,积极围绕现代农业、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岗位需求,健全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强化育训结合教学活动,推进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,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,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途径、新模式,积极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、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本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。

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,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,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,是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明确要求,也是职教本科化的重要原则,职教本科院校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这条原则,坚守职教本色

- END -